外阴炎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夏日炎炎易中暑,哪些人群更易中招下面这三 [复制链接]

1#

中暑是由于中枢神经系统功能障碍、汗腺功能衰竭或水电解质丢失过多而引起的中枢神经或心血管功能障碍的急性疾病。多出现在炎热季节、高温或高湿度环境下。下面就和亮健好药君更加深入地了解中暑吧。

一、中暑类型

1、先兆中暑。在高温环境下,有头痛、头晕、口渴、多汗、四肢无力和注意力不集中等,体温正常或略有升高等表现。

2、轻症中暑。除先兆中暑外,体温多在38℃以上,并伴有潮红、大量出汗、皮肤灼热或四肢发冷、面色苍白和脉搏加快等表现。

3、重症中暑。除了前面的两种表现,还会出现剧烈的头痛、恶心和呕吐等,在更严重的情况下,可能陷入昏迷,危及生命。此时,最需医院治疗。

二、易中暑人群

1、空调使用不当。某些老人家想着节省几度电费而不舍得开空调,靠着一把小风扇度日。当温度过高时老年人往往更容易中暑,引起不适感。另一方面,年轻人更易贪凉,从室外回来或者一直处在温度过低的空调房,突然交换环境时身体反应跟不上温度的变化,进而引起中暑现象。

2、水分补充不足。有些上班族和学生忙起来常常会忘了喝水,当身体感觉到渴的时候已经丢失不少水分了。因此大家要养成多次少量喝水的习惯,不断提醒自己经常补水。当大量出汗时,可以考虑喝些运动饮料。

3、高温环境工作。有些人必须在高温环境下工作,需要高度警惕中暑的发生。尽量避免10点~15点之间的高温环境工作,实在不行也要注意防晒,多休息,多补水。饮食健康,避免不良习惯。

4、体质弱的老年人。老年人的身体调节功能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下降,温度上升时出汗量和皮肤血流量的敏感度降低,对炎热、口渴的感觉不那么敏感,因此需要按时补充水分。

5、婴幼儿和儿童。由于体温调节机制不成熟而不能很好地适应外界温度的变化,因此婴幼儿和儿童比成年人更容易中暑。此外,晒太阳并不能直接补充钙,而是合成维生素D。不可长时间在阳光下暴晒,秋冬季也不例外,不然别的没补到,却得了晒伤和中暑。

三、预防中暑

1、不要让身体处于缺水状态。多喝水,不要等到口渴了才喝。观察尿液的颜色,通常,它应该是无色或浅黄色。如果尿液变深,则表明缺水,应及时补水。

2、保持体感凉爽舒适。穿浅色衣服有利于散热,根据自己的感觉增减衣服。尽量呆在凉爽的地方,例如在家中或在有空调的购物中心。尽量避免在上午10点至下午3点之间出门。

3、注意身体异常情况。如果感觉体温升高、脸色潮红、头晕乏力、呼吸急促等表现,可能是早期中暑的反应,应立即在凉爽的环境中休息。

4、不要长时间留在车里。没有开空调的汽车暴露在阳光下后温度会迅速升高,长时间停留会出现中暑或缺氧反应,严重者危及生命。特别是儿童,行为能力较差,往往不能及时求救,要特别注意。

5、冬季也要注意防“中暑”。儿童的新陈代谢旺盛,过厚的衣着会使孩子不舒服,可能会出现“中暑”。因此,给孩子穿上合适的衣服极为重要。儿童穿的衣服数量应与成人的数量相近。穿完衣服后,摸下脖子的后部。如果没有汗水,那是正确的。

6、饮食上多补充电解质。喝些粥或汤来补充电解质。普通甜饮料仅包含糖和水,而不能提供钠、钾、钙和镁等电解质。因此,蔬菜水果以及有营养的粥汤是不错的选择。不过,刚从冰箱中取出的饮料应在室温下放置一段时间,以免过量的食物刺激肠胃引起不适。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